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高达1.955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为19.8%,而美国去年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仅为19.4%,这是中国首次超过了美国。“中国制造业的问题是大而不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吕巍教授指出,当制造产业中多个行业的增速开始逐步放缓,中国本土企业不得不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下一个利润增长点在何处?如何维持与此前同样的增长?在制造业面临拐点、人才问题凸显、中国企业崛起等新情况下,跨国公司也开始重新思考其全球运营、中国市场运营的战略和战术,这无疑对本土企业有借鉴作用。
为此,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将于2011年9月2日举办2011中国制造业全球运营高峰论坛,邀请全球政界、学术界精英以及企业领袖,问诊本土制造,寻找制造业企业全球化运营的新思路。
当大部分中国本土企业在追求规模效应以及技术崇拜的同时,企业的管理很容易被忽视,当企业增长开始降速的时候,这一问题就变得尤为突出。“世界制造业的一些领袖反映,中国制造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软肋:一是核心技术依赖于国外;二是缺乏全球整合资源和运作的能力;三是通路体系和服务体系还很薄弱。这些归到一点,就是运营的问题。”吕巍教授指出,“目前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转型,急切需要解决的是技术升级和管理升级的问题。中国的制造业,除缺核心技术人才外,更缺的是熟悉全球业务的运营管理人才。”
近两年来,在规模优势开始丧失的时候,部分企业开始了自我反思。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说,比亚迪要更加关注售车质量,而不是“一味追求市场份额”,并指出,过去几年过于注重增长是错误的。与比亚迪类似,在体育用品行业,李宁在去年也提出要进行渠道整改,开始收缩庞大的经销网络,粗放式的增长让李宁看不到增长。李宁的CEO张志勇指出,“如果没有足够的品牌溢价,受制于租金上涨、行业增幅减缓等因素,这些低层级市场的店铺将陷入亏损。”
显然,在中国经济繁荣增长的背后,部分企业已经感到了不安。此前,中国制造享受了中国低廉的人力成本带来的优势,但随着近两年来的工资爆发式增长,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越来越稀薄。一份来自于摩根大通的报告显示,中国将在建筑、制造、批发和零售等细分行业受工资上涨的影响最大。除此之外,制造业的企业从去年开始感受到了原材料大幅增长带来的影响,这让大部分以低价取胜的中国产品,开始丧失自己的廉价优势。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黄亚生教授表示,一些中国企业尚处在产业链最低端,尚没有充分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中国制造业公司的结构,与其说它是公司还不如说是工厂。”所谓工厂就是有一个厂长,其他人都是工人。这是一种头轻身子重的结构,管理人员很少。原因也很简单,工厂从外企那里拿到订单,中国企业放弃了思考。“中国代工企业唯一需要的是一个懂英文的人,能把对方要求翻译成中文,然后交给工人去生产。”
然而随着本土企业的不断壮大、竞争加剧,在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对全球经济不乐观的预期下,大部分企业开始思考如何不被边缘化的问题。要在行业内站稳脚跟,背后却是品牌如何运营管理的课题。摩立特集团亚太区消费品业务负责人唐仕德对媒体指出,“我对中国人迎头赶上的速度、将西方技术与自主技术相结合并以低成本生产的聪明才智深感敬佩。中国品牌需要一个提升阶段,但可能比发达国家实现的时间要短。”在过去十年内,调整业务模式以保持竞争力、将快速发展经济体整合到全球供应链、收购或与挑战者进行合作、加强传统技术、服务等优势等成为了本土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选择,然而,如今要寻求新的利润突破口,本土企业需要将战略目光放置到全球市场,全球化运营已然成为主流企业的焦点。
中国经济整体的飞速发展为中国企业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这样的环境下,管理水平良莠不齐的企业都能获得增长。如今在大环境面临变化的同时,企业的管理成为制约企业继续高速发展的因素。中国制造难以突破的背后是中国企业的管理软肋,尤其表现在对人才培养的忽视。该问题同时发生在美国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日本汽车品牌的大规模生产给美国本土制造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美国人选择了通过人才培训扭转局面。1988年,以摩托罗拉、通用汽车、波音公司、联合技术集团和惠普公司等为首的美国大型制造业企业联合起来,找到了在工程和管理方面均领先全球的美国著名学府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出资委托MIT设置紧密结合工程和管理的、具有高度实践性的课程,以期为美国企业培养技术和管理皆过硬的复合型人才,提高美国制造型企业的竞争力。
由此,MIT斯隆商学院联手工程学院8个专业共同设立了制造业领袖项目。MITLFM项目的设立,标志着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壁垒被首次真正打破。黄亚生教授介绍,LFM成立时,美国的制造业状况非常不好,产品质量下降,就业减少。“他们希望LFM能够帮助美国的制造业。”事实证明,经过20多年的运营和优化,MITLFM项目为美国制造业培养了一千多名优秀人才,他们当中不乏像波音商用飞机事业部全球副总裁PatShanahan、苹果全球研发总裁DongField等全球领先跨国企业的高管,成为全球制造和运营领域的中坚力量。
该项目通过上海交大与MIT联手在安泰学院创办“中国全球运营领袖”落地中国,成为国内最早关注制造业管理人才领域的项目。据了解,交大中国全球运营领袖项目的毕业生平均起步年薪为21.6万元,相比入学前有111%的增幅。
管理人才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的短板,大部分已经意识到人才重要的企业却没有这个魄力和耐心培养人。吕巍教授指出,“中国制造业除缺核心技术人才外,更缺熟悉全球业务的管理人才。”和当年美国企业主动找到MIT要求联合培养人才不同,绝大部分中国企业还没有培养人才的意识。
2010年11月,全球权威咨询机构埃森哲发布名为《多极世界,长袖善舞——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研究报告,认为中国企业已经踏上了全球化道路,但要成功实现全球化,中国企业必须要有明确的全球化战略选择,并建立适合当地商业环境的全球运营模式。该份报告指出,全球化不仅是要看海外业务占总业务的比重,同时也要看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运营管理能力。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李纲表示,企业实现全球化,必须同时考虑到战略层面和运营层面的问题,战略方面需要考虑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去哪里做;在运营方面,则必须要有相应的全球运营模式和运营能力。
除企业的销售来源、资产分布外,包括员工素质、管理团队能力、全球范围的组织管控能力和协同能力、全球研发、品牌管理能力等在内的企业能力同时被视为企业全球化的指标。根据报告透露,从以上两方面衡量,全球化分为3个阶段:“初级阶段”,企业的运作、收入、资产、员工和管理团队等基本立足于国内;“中级阶段”分为出口导向和价值链优化两类,前者销售收入大部分来自海外,但所有的能力尚在国内,后者的销售和资产可能大部分还在国内,但开始注重价值链的延伸;最后是“全球化运营阶段”,企业海外业务和海外市场已经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具备了全球化运营的能力:市场全球化、员工全球化、整体生产布局全球化和管理层全球化。报告的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国企业还处于全球化的初级和中级阶段。
从一家本土企业转变为一家全球化的企业,需要在运营上进行很多调整,培养和增强很多能力,比如跨文化、跨地域、跨语言地管理分布在不同国家、不同法律监管体制下的企业的能力。然而,目前国内本土制造业却存在两个误区,一个是抄底,另一个是把收购兼并等同于全球化。中国并购者的实力已成为全球交易撮合圈子里一个反复谈论的话题。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的海外并购交易额跃升37%,至554亿美元,约占中国买家并购总额的三分之一。
“我们发现,大多数没有取得成功的收购兼并,是因为在操作过程中重交易而轻整合。所谓的整合并不是在交易完成之后才开始,而是在交易谈判的过程中,就要对整合的路线图和方法有清晰的定位。”李纲指出。该报告中列出了中国企业海外兼并收购之后应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受访者的回答中,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建立沟通和互信、留住并购方的人才以及稳定生产和市场。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全球化运营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和重要的战略选择,寻找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全球化战略和运营模式成为的一个紧迫的议题。
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和使用,进行设计、采购、制造、销售以及提供服务,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如何在全球化运营中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为此,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将于2011年9月2日举办2011中国制造业全球运营高峰论坛,邀请全球政界、学术界精英以及企业领袖,汇聚上海,共同探讨、寻找制造业企业全球化运营的新思路,搭建一个制造业领袖与政府部门、高校学者对话的平台。
届时,上海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乐江、霍尼韦尔全球副总裁ShaneTedjarati、被公认为供应链管理先驱思想领袖之一的MIT著名教授DavidSimchi-Levi等将为中国制造难题出谋划策。此外,国内外知名企业,包括比亚迪、DELL、霍尼韦尔、中兴、NIKE、三一重工、施耐德等都将参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