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作为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助推 “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两会期间,很多代表、委员都对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给予关注。
“核心技术”呼唤 “核心人才”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企业的大量设备更新换代,各种科技含量高的精密制造加工机器被引入国内,这就需要一大批既懂技术会操作又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素养的高技能人才。同时,中国从最初的 “世界加工中心”到 “世界制造中心”的嬗变需要掌握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而核心技术的彻底掌握则需要培养出一大批具备高级操作技能和理论素养的 “核心人才”。
“德国机械制造业之所以能在全世界有名并占有市场巨大份额,除了掌握了先进的制造工艺,也和他们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高级技术工人有关。”全国政协委员、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王新奎以德国先进的加工制造业为例来说明 “核心人才”的重要性。
“现在有一些企业的数控机床操作、高级模具等技术岗位,比较难招到合适的人才。”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联主席磨长英认为,高技能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
“说到技工难招,不是说一般的技术工人很难招到,真正需要而又很难招到的是那些懂技术、敢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磨长英委员认为,一定要明确企业最需要的是什么类型的人才,才能让求职者朝着高级技能人才的方向发展自己。
“高端技能”需要 “高端实训”
采访中,有的委员认为,我国目前对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在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尊重技能人才的环境建设方面加大力度。
“国家财政投入对于高等技师学院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更应当在师资队伍的 ‘软件’建设上下工夫,通过一些政策性的扶持,吸引更多的高级技能人才到技师学院和职业技校任教,让优秀的教师资源能留得下、用得上。”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康指出。
“我认为还应该进一步加强企业和学校的联动,深化教学改革,把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实训搞得更扎实一些,特别是一些拥有先进生产设备的国有大型企业更应该承担这样的实训责任,高端的技能需要高端的实训基地来培养。”全国政协委员、甘肃酒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马鸿烈说。
采访中有些委员认为,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应该仅仅将精力集中于学校培训或者上岗后的企业培训,应该扩大范围和视角,将校企合作和在职培训结合起来,对员工灌输 “终生学习、不间断培训”的职业理念,真正培养出一批具备深厚理论素养和精湛操作技能的高级技能人才。
“职业学校的招生问题也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只有具备好的生源基础,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未来几十年,他们是中国制造业的基础和生力军,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操作水平决定民族工业的未来,要重视职业技能教育。”马鸿烈委员说。
“尊重人才”还需 “尊重保障”
采访中,一些委员在营造尊重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上也有相对一致的观点,那就是政府和社会各界都要充分认识到,尊重技能人才、充分保障他们的薪酬待遇以及社会地位,让他们有较强的职业荣誉感,是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坚强保证。
全国人大代表、中电装备平高集团高级技师张全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力度,出台相关制度,把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的业绩考核体系挂钩,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表率作用和引导作用。
“尊重人才,首先要尊重他们的薪酬待遇以及福利保障和社会地位。当前,技术工人虽然有时候比大学生还好找工作,但从总体上看,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保障以及受尊重程度方面还存在差距。他们对自己本职工作的职业荣誉感还不够强,因此一些年轻人不愿意学技术、当工人。所以,应该进一步创造全社会都尊重技能人才的氛围,让技能工人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荣耀。”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黄庆勇说。
对于在生产服务一线掌握高超技能、成绩突出的高级技能人才,有些委员认为,应该在考核评价方面突破年龄、资历、身份、学历等方面的限制,给这些有创新潜力和带头示范作用的员工以快速上升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