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铝业等国企纷纷西进 “抢滩”柴达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2-31  作者:未知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迎来了新一轮的资源开发热潮,中信国安、中航资源、中国铝业和龙源电力等一批国字号企业争先恐后投资青海,涉足盐湖资源、新能源以及有色金属资源的开发。“十二五”期间,在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字号企业将成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新型工业的主流。

 

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柴达木盆地,因资源富集而被誉为“聚宝盆”,区域内分布有丰富的盐湖、油气、有色金属、煤炭及其他非金属矿产资源。截至2008年的地质勘测资料显示,盆地中已发现矿产86种,产地1050处,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7种,其保有资源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超过了17万亿元,占青海省资源总价值的95%,占全国的13%

 

青海省经济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一五”以来,青海省大力实施资源转换战略,以经济结构调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将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提高产品附加值作为产业振兴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工业经济发展,引进了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实施了近百项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使柴达木的资源开发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2003年,中信国安与青海省府合作,依靠自主创新的技术,在柴达木盆地投资近30亿元建设万吨级盐湖碳酸锂综合开发开发项目,这一项目于2007年正式投产,并于2009年使碳酸锂的产量突破了5000吨,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冲破了少数国际锂业巨头的垄断与市场打压,也标志着中国在盐湖新能源材料开发中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与此同时,西部矿业集团公司与中南大学合作,成功解决了盐湖镁资源提取过程中的多个关键性技术难题,形成年产5000吨高纯氢氧化镁等系列镁产品生产能力,从而突破了国内利用盐湖水氯镁石资源生产高纯氢氧化镁的技术难题。

 

20085月,深圳中航集团旗下香港上市公司深圳中航集团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对马海湖的资源整合和企业并购工作,并于当年实现生产25万吨的钾肥生产任务,销售额达到5.7亿元,利润总额2.4亿元。

 

2008年底至2009年,面对严峻的金融危机,国字号企业对柴达木盆地的投资热情不减反增,国电龙源、华能集团、中电投等5大电力巨头纷纷与海西州有关政府部门签署开发新能源协议并很快启动项目建设工作。

 

“目前,仅在格尔木市开展太阳能光伏电站前期工作的企业就已经达到了26家,总装机容量3500余兆瓦,其中10家已经取得了青海省发改委的‘路条’,国电龙源一期20兆瓦项目已经建成发电。”格尔木市招商局有关负责人马生辉说。

 

据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副州长马杰介绍,“十一五”期间,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已经已引进和建成了青海油田30万吨甲醇、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格尔木30万千瓦天然气电厂、盐湖集团(000578,股吧)综合利用一期、庆华集团乌兰焦化项目一期、青海锂业3000吨碳酸锂和中信国安2万吨碳酸锂等41个循环经济工业项目。

 

与此同时,青海油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格尔木炼油厂150万吨炼油厂扩建升级改造、盐湖集团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二期、青海盐湖科技公司1万吨碳酸锂、庆华集团肯德可克500万吨铁矿采选项目以及西豫有色金属矿业公司10万吨铅冶炼、青海昆仑碱业公司100万吨纯碱、青海盐湖海虹公司10万吨联二脲配套10万吨ADC发泡剂等重点项目等一批项目有序进行。在国字号企业的推动下,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项目建设呈现出建成一批、在建一批、规划一批的良好发展势头。

 

  据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介绍,今年以来,青海省已先后与国电电力、中国铝业等央企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有针对性地选择了51家央企进行对接,共提出了涉及新能源、盐湖化工、新材料和装备制造在内的125个对接合作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200亿元。随着这一对接工作的深入展开,更多国字号企业将进入柴达木参与太阳能、风电以及矿产资源等领域的开发,推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加快发展。

 

中华压铸网

线上服务:资讯,订单,人才,行业报告

线下服务:会展,考察,培训,技术咨询

ID:cndcyz

中华压铸网公众号

国内压铸行业颇具影响力一站式服务平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