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4日下午,主营家具五金的佛山市顺德区安蒂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与知名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一举动,在大众关注度低微的家具五金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业内纷纷预测,家具五金的科研化时代即将到来。
为此,慧聪五金网《五金100人》栏目组特地对该公司董事长霍泰安进行了采访,为公众一展这位“家具五金标准化”推手的真实面目。
14年艰辛创业史 差距激发奋斗力量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家具产业发展迎来了第一个高速增长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作为全球制造基地的中心地位已经确立,整个家具辅料配件市场的需求非常旺盛,
在这种市场大背景下,霍泰安张罗了2台压铸机,3个人,在1996年成立了30平方米的家具五金厂。由于人才和机器的紧缺,技术、采购、销售、财务均由霍泰安一个人搞定,生产上只找了两个工人帮忙操作机器。现在看来,那就是名副其实的一个小作坊。
想起当年的创业经历,霍泰安直言“过程是艰辛的”,“那时我每天披星戴月,专注于自己的小作坊,忙碌的同时感觉非常快乐。就像培育婴儿一样,虽然含辛茹苦,但看着自己的小孩慢慢成长,那种由衷的喜悦是发自内心的。”
1999年之前的安蒂斯一直是小打小闹,规模上不去,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为了深刻分析企业问题,霍泰安当年年中便跟随几个同行走出国门,到国外观展。当看到国外的产品在工艺水平、技术含量上领先国内至少30年,这件事情对霍泰安的触动非常大。他心里感慨:为什么人家都做技术含量高、工艺精湛的产品,而我们只能做人家“施舍”的附加值低、工艺简单的东西?当时霍泰安心中就下定决心要企业做大做强,要有自己的专利和品牌。2000年安蒂斯便大量投入技术研发与工艺改造,同年申报了6项国家专利。年底的时候,安蒂斯全体搬进了4500平米的新工厂,在拥有成熟完整的生产线的条件下,企业逐步实行了规范化管理。
立足危机 力推安蒂斯“精品文化”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众多出口企业带来了一定不同程度的影响。可是俗话说“挑战即机遇”。在2007年下半年,霍泰安便嗅到了危机的存在。所以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前一年,安蒂斯便已经着手开始经营调控,大力推进公司的品牌化发展战略和开拓国内市场。
厉兵秣马,图谋奋进。对于安蒂斯来说,这场危机不但没有使安蒂斯受到重创,反而大大增强了抗风险能力、优化了管理机制。金融危机使得安蒂斯深层隐藏的忧患暴露出来,经过后期逐渐的调整,管理的漏洞得以填补,发展的方向得以修正,虽然业务量短期下降导致利润下降,但安蒂斯的抗风险能力却得到大大增强,管理体系日趋完善。
由于家具五金不是直接面对消费者,所以普罗大众对它的关注度比较低,但并不代表它就是低关注度的行业。事实上,随着分工的细化和品质要求的提高,家具厂商对于家具五金已非常关注。安蒂斯生产的中高档和高档产品,一直强调“精品文化”。与其他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的五金产业相比,安蒂斯的宣传定位非常精准:首先宣传对象方面,针对家具生产商和行业内人士;宣传手段的选择上,以在专业批发市场树立广告牌和在行业传媒上发布信息为主。在这两点的辅助下,安蒂斯确定首要任务是生产出经得起市场检验,有客户口碑流传的优良产品。霍泰安认为“这就是最好的宣传”。
“家具五金标准化”推手
14年的创业是霍泰安人生当中最光彩的年华,他付出了很多常人不可想象的东西,也收获了丰盛的回报。对于安蒂斯来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放管理到精细经营,每一步每一程都付诸了很大心血。谈及对行业的贡献,他的目标是创立一家有着远大理想和执着追求的企业,推进整个行业前进的步伐。
霍泰安职业目标的实现,不仅体现在其对安蒂斯进行了紧张有序的长期规划,还体现在其积极参与行业的发展研讨,领衔主打产品的国家标准制定,大力推进“产学研”项目方面。2004年,安蒂斯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的“偏心轮连接件锁扣弧度”研究,2010年与华中科技大学达成“产学研”战略合作。霍泰安期望借助这种方式,“将借助外脑和技术联姻工作进行到底”。
谈及行业标准空缺的问题,霍泰安认为当前中国五金业最亟需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标准空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当下众多的企业及协会,在标准制定和推进上认识模糊,并且缺乏应有的责任心与积极性。
纵观西方国家现代工业化进程的每一步,都与行业标准制定推进和技术规范明晰完善紧密相连。在市场大背景下,中国的五金企业必须警醒,应该积极参与到行业标准化工作中去,各取所需,各尽其责。“推进行业标准的建立和完善,应将整个行业整合起来,尤其是行业中有代表性的企业要联动起来,在行业协会和科研院所的指导下,集思广益,精益求精,在建立行业标准体系的同时,率先推进自身企业的标准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