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和促转变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线。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工业是主要领域。”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12日下午举行的记者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朗,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调结构和促转变。已经实施一年多的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要有针对性地把调整和振兴规划工作做深入,同时还要与“十二五”以及今年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工作相结合,发挥十大产业规划在这段时期的特殊功能。
李毅中表示,十大产业规划计划出台165个细则,目前已出台101个,还有64个细则正在制订中。已出台的政策要加快落实、改进、完善;正在制订的要尽快出台,要通过政策落实,为行业、企业发展创造宽松良好的环境。
保GDP8%工业增加值应在11%
李毅中:要保GDP在8%左右,工业增加值应该在11%左右。这是根据我们现在国家一、二、三产业比例得出的。工业系统把工业增加值定位在11%是合适的。
关于我国工业经济的走势,李毅中对媒体表示,金融危机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实行了“一揽子”计划,因为金融危机中工业是受重创的。经过努力以后,实现了“V”字反弹。
今年响应中央的决定,特别是人大通过了GDP8%左右的增长目标、工业系统把工业增加值定位在11%是合适的。
针对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今年1、2月份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长20.7%的高增长数据,李毅中对媒体表示,我国工业企稳向好的态势是明朗的,而且有一定基础。去年11月是19.2%,12月是18.5%,今年1、2月达到20.7%,保持了一个好态势。
李毅中对当前的工业形势作了以下分析。第一,之所以增长数字高达20.7%,是因为去年1、2月3.8%的基数太低,所以同比就显得很高,因此不能盲目乐观。
第二,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增幅是不同的。重工业增幅高,达到了23.7%,而轻工业是14.5%,说明高耗能行业的增长速度快,这就对今年节能降耗、节能减排的任务能不能如期完成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第三,关于CPI和PPI的问题。今年1、2月我国工业品的市场价格增长4.9%,外购的燃料、原材料增长9.1%,由去年年底的负数变正数,由此对今年通货膨胀的预期要有所准备,要有应对措施。
第四,今年1、2月投资增长26.5%,去年全年为30.1%,投资增幅小幅下降。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增幅去年为15.5%,今年1、2月是17.5%,消费的增长小幅提升,说明在调整结构方面开始见到一些效果。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做好六项工作
李毅中:今年既要保增长,更要调结构、促转变、惠民生。调结构和促转变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线,工业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领域。必须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实行内涵式发展。
在回答有关调结构的提问时,李毅中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要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调整投资结构。必须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技术改造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效益好,去年工信部用中央财政200亿元贴息,拉动了4441个项目,总投资6326亿元,算细账拉动倍数达28倍。这4000多个项目,陆续建成投产立即会见到效益、发挥作用。所以一定要把技术改造做好,这是内涵式发展方式。
第二,从工业来讲,应更多地用消费来拉动经济的发展。除了继续执行有利于消费的政策,大家比较关心的是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农机下乡拉动汽车和家电工业。这些政策都在延续,有的还在不断完善。要把品种质量放在调整结构的重要位置。从工业来说,把品种、质量、品牌、售后服务抓好,通过创新品种,让消费者能把存款拿出来消费,去购买他们喜欢的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讲,品种质量拉动消费,消费拉动生产。所以,要把品种质量放在调整结构的重要位置。
第三,加快推进节能降耗。在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方面,工业占全社会能耗的70%,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3%。所以,要抓好工业节能减排。
第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网络信息、高端制造业、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结合起来,并通过传统产业的提升优化,为发展新兴产业奠定基础。同时,要大力发展工业性服务业,像软件、物流、工业设计等。
第五,要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要找准切入点,有所为有所不为。信息化的内容很广泛,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必须在企业层面、行业层面、区域层面找准切入点,把工作做好。
第六,要注重引导企业加强自身的发展建设。企业要注重优化生产力要素,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特别是中小企业,要通过加强管理,通过技术创新,开拓市场,调整结构。
六大举措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李毅中: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三定”方案把这个责任交给工业和信息化部来牵头,尽管难度很大,我们还是要迎难而上,完成好这项任务。我认真地阅读了政府工作报告,前后19处提到中小企业的问题。在讲述中小企业那一段中,有355个字,篇幅用得很多,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对广大民营企业的重视、对企业家的重视。
李毅中在回答记者有关今年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时强调,中小企业的地位很重要,中小企业的发展事关社会的稳定,事关就业问题的解决。在重视骨干企业、大企业的同时,必须重视中小企业。没有中小企业的复苏,不可能有经济的复苏。正因为这样,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中小企业,过去已经出台过很多政策。而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意见》已于去年9月份出台,一共29条,含金量很高。
针对中小企业依然面临着融资难、贷款难、负担重等问题,李毅中说,目前的关键工作是把《意见》落实好,这29条《意见》可以具体分解成16项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各个部委正在落实。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
第一,完善法律法规。政府采购不得歧视中小企业,要降低中小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一些中小企业困难,社保资金一时拿不出来或者交不起,可以缓、可以减、可以免,这个政策原定到去年年底,可以延到今年年底。
第二,切实解决融资难问题。对于银行来说,在过去搞“担保、再担保”的基础上,实现大企业的贷款大银行来解决,小企业的贷款由小银行解决。银行在体制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给了很多政策。比如,准备金的设置、呆坏账的处理、追究责任等,这些特殊的政策使解决融资难的措施进了一步。
第三,完善财税政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句话,“中央财政中,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去年是96亿元,今年是106亿元,增加了10亿元”。增加10亿元也是很不容易的。同时还要建立基金。资金和基金不同,资金是中央财政出的钱,而基金主要是以社会募集为主,建立基金的工作也要启动。在税收方面,最典型的是对税额在3万元及以下的微型企业,今年实施所得税减半,这是很不容易的。
第四,推进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在技术改造方面,中央财政投了200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去年分了120亿元给地方,80亿元留给中央,后来又专门拿出30亿元给中小企业。在120亿元地方贴息中,统计数据显示,三分之二用在了中小企业。所以,要继续把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抓好,支持企业搞技术创新。
第五,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进入市场提供各种服务。比如设计、科研、咨询、信息化方面的帮助。在这方面工信部准备今年搞100个产业集聚示范基地和150个服务平台。
第六,政府给中小企业创造了好的环境,归根到底还希望广大的中小企业家们,自己要优化企业的生产要素,要调整产业结构,找准市场定位,走专、精、特、新之路。
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扩张
李毅中:在调整投资结构方面,要强调遏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比如钢铁、有色、建材、煤化工、造船、平板玻璃等行业。要通过严格投资管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推进产业转移等,把过剩产能控制住。
针对记者关于在工业领域如何改进宏观调控手段的提问,李毅中说,中央确定今年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不能变。同时,要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要适应新的情况和新的形势。要调整信贷结构,对工业来说,要支持自主创新、支持中小企业、支持新兴产业、支持技术改造,而不是放在扩大产能上,特别是不能放在产能过剩的行业。要通过信贷和土地这两个闸门,严控过剩产能,特别是要控制一些产能过剩行业的扩张。
李毅中强调,在过剩产能方面,比较典型的是钢铁,去年钢铁产量达到了5.6亿吨,增长了13%,而且现在有的还在建;水泥的生产能力是18.7亿吨,目前产量是14亿吨,在建的水泥还有8亿吨,水泥的过剩是比较严重的;铝的生产能力是1800万吨,实际产量是1200万吨;煤化工业也是过剩的,目前甲醇的市场开工率是40%,而且还在建;造船行业目前生产能力是6600万吨,去年的产量是4243万吨,也是过剩的,现在还在建;在风电和多晶硅方面,涉及到新能源行业,我们强调的是,新能源并没有过剩,而是部分风机的制造业和多晶硅制造业盲目发展,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风电每年需要的装机容量是1000万千瓦,而能力是2000万千瓦,还在建。多晶硅也是如此,前年的产量是4000吨,能力是2万吨,同时在建的多晶硅还有6万吨。
在调整投资结构方面,要强调遏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比如钢铁、有色、建材、煤化工、造船、平板玻璃等行业。要通过严格投资管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推进产业转移等,把过剩产能控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