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政府优惠措施支持,中国2009年汽车销量增幅接近50%,截止到
2009年美国共有60家零部件商申请了破产保护,这一数字超过了2000年~2008年的总和。由此看来,美国气和产业前景未见乐观,零部件供应商仍然处于不妙的局势中。融资难和高利率引发的资金链问题是零部件公司最大的威胁。
而大洋彼岸的中国零部件商显然感受不到美国同行的“寒冷”。在中国火爆的汽车市场带动下,中国汽车零部件公司高速增长。200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总产值将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26.7%。中国的零部件公司数量也达到1.3万家,从2002~200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公司数量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
2009年,由于中国汽车全行业超过40%的增长,汽车零部件公司的产能扩张将成为全行业趋势。
走出国门寻找新市场
伊朗成为中东地区的热点市场
对于伊朗市场的开发,中国许多的汽车企业其实已经开始了。自从伊朗全面开放其国内的汽车市场之后,它便成为中东地区的热点市场。目前,伊朗有汽车组装合作生产业务,向伊朗出口汽车的主要是日本、俄罗斯、韩国和法国的汽车公司。据相关数据显示,伊朗汽车市场近7年里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市场需求将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销售至少将达到100万辆的水平。
9月份开始全面开放伊朗国内的汽车市场,使其成为中东汽车的热点市场。现在在伊朗建有汽车组装合作生产厂和向伊朗出口汽车的主要是日本、俄罗斯、韩国和法国的汽车公司。它们的市场调查统计说,最近7年间,伊朗的汽车市场需求将以年均20%的高速增长,2009年,市场需求将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2010年,销售至少将达到100万辆的水平。去年伊朗的汽车销售量为40万多辆,已成为中东地区的主要汽车市场。现在,伊朗汽车市场上的主要卖主是韩国的现代、起亚和通用大宇,它们采用向伊朗出口组装的半成品件、在当地组装的生产方式,去年销售约16万辆;此外丰田、三菱、俄罗斯汽车公司也在伊朗组装生产汽车。不久前上海奇瑞汽车公司与伊朗企业签署了在伊合作建汽车的协议。当地的市场分析认为,伊朗将成为中东地区的一个汽车热点,日韩俄德中的企业将在这里展开激烈的市场角逐。
印度市场
在全球遭受经济危机时,印度汽车及零部件市场的表现仅次于中国。印度本土品牌与中国等零部件厂家成为印度市场非常重要的生力军。许多国内的零部件企业都已经开始开拓印度市场:
潍柴动力早在2005年就开始研究印度这个战略市场,2008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美元。印度作为“金砖四国”之一,市场潜力巨大,乐观估计年销售量增长能达到20%至30%。
香港对印度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向来不高,但在2006/2007年度却劲升344%,同期中国内地对印度的出口亦攀升146%。中国内地在印度汽车市场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06/2007年度对当地出口的汽车和摩托车用底盘、车身及零部件总值为2.14亿美元。
目前,中国内地约占印度的汽车(用于公共交通)车身进口的三分之一,每年总值约1,000万美元。2006/2007年度,车身进口激增760%,其中从中国内地进口的车身亦由2005/2006年度的30个模型单位大幅增至2006/2007年的720个模型单位。
汽车底盘的采购成本为每个10,000至12,000美元,2006/2007年度,南韩供应的底盘为每个2,600美元。同期,俄罗斯是最大的底盘供应地,占印度汽车底盘进口的46%,供应价为每个26,000美元。
印度零部件市场潜力不容忽视,但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中国企业之间的价格战。据介绍,希望进入印度这个大市场的中国企业很多,研究的也不少,但往往单兵作战,难免有盲目的地方,甚至因为考虑到印度是战略市场,且购买力低,为了占领市场,中国企业之间先打价格战,不惜赔本,对中国产品的整体形象和品牌不利。目前的现状有点像最初中国摩托进入印度市场一样,希望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能够慎重思考这一“前车之鉴”,切莫“重蹈覆辙”。
非洲汽配市场
近年来,非洲国家汽车市场明显扩大,汽车保有量和汽车更新率都在逐年增长,有数据显示,其中有3个国家的汽车更新率超过5%(毛里求斯7.7%,博茨瓦纳5.4%、南非5.1%)。
在非洲,由于公路状况差、汽车维修网点少和零部件昂贵等原因,大大缩短了汽车的使用寿命。因此.在非洲经营汽车及配件很有发展前途,只要选准了位置,加上合理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利润肯定十分可观。当然主要的汽车配件销售将出现在维修市场。
非洲由于其自身地理环境的原因,其公共汽车制造商及其装配厂市场可观。非洲轻型商用车辆市场现由亚洲的丰田、尼桑、马自达所左右,德国大众紧随其后。卡车市场由斯泰尔、奔驰、沃尔沃和斯卡涅执其牛耳,车体大都在非洲组装。
在南非、埃及、阿尔及利亚和博茨瓦纳这些汽车拥有量相对较大的国家,汽车及配件市场几乎为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德国和法国所垄断,中国要想在当地插足比较困难。但在一些最不发达的非洲国家,例如赞比亚、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和乌干达等国,开拓市场相对要容易一些。中国的解放牌、东风牌卡车在上个世纪[综述图片]90年代已打入非洲市场。目前,在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国已有几家中国卡车组装厂。
此外,中国生产的大客车、小型面包车在当地也很受欢迎。原因是中国生产的汽车价位较低,质量可靠.有充足的配件和称职的售后服务队伍。
中国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进入到非洲地区,在用人成本上也将获得很好的优势。
俄罗斯汽配市场
俄罗斯汽车统计分析公司专家估计,俄罗斯汽车零部件初级市场的年增长速度为20%~25%,以此增长速度,2009年,市场总额接近100亿美元,到2010年将接近150亿美元。而就目前俄罗斯零部件国产化的趋势来看,至少有一半的份额为外国企业所占有。
中国在中俄汽车零部件贸易上有着独特的优势。首先,中国零部件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近几年,汽车工业竞争力在迅速提升,产品竞争力明显提高。第二,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竞争优势目前主要体现在低成本、低价格优势,而快速成长的市场主要是价格敏感度高的地区,物美价廉的产品对市场产生了不小的吸引力。同时,中国整车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带动零部件出口增长。整套散件出口增长直接带来零部件出口增加。中国车的售后市场也为零部件的出口带来了机遇。另外,俄罗斯经济上日趋活跃,居民支付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会给中国对俄出口注入新的活力。在交通方面,中国独占优势,俄罗斯与中国相邻,可以通过铁路或船运等多种方式运输。
目前,我国已有一些汽车零部件企业看到了俄罗斯丰富的市场资源,零部件出口得到了高速增长。专家建议,面对俄罗斯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既熟悉又陌生的市场,企业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许多挑战。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采取多方面措施应对。
首先,在企业战略上,要明确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出口的指导思想。不能将出口仅仅作为权宜之计,要将其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
第二,在产品战略上,要放弃低端、低价战略。在可按受的价格之间寻求平衡。树立和宣传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竞争力。
第三,在产品质量上,要严格把关。汽车零部件的质量特别是可靠性是决定产品出口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低端产品不能是低质量产品。汽车零部件事关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对其质量要求十分严格,特别是俄罗斯本身就是汽车生产大国,具有比较完备的技术标准和法规政策,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入俄罗斯市场更应严把质量关,消除俄消费者心中的疑虑。必须研究进口国的市场准入条件、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防止盲目进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国内同行必须避免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恶性竞争。产品同质化、目标市场同一化非常容易出现恶性竞争。要加强行业自律和内部协调指导,避免恶性竞争,避免自我无序竞争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