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铸造协会 上海市汽车行业协会汽车铸造分会副秘书长
2000年,当时正从事金属材料行业期货业务的周总从阿里巴巴网站上得知了一家公司正在寻找镍的消息,经过多方努力,他很快在无锡找到了当时的稀缺材料镍。周总第一次通过互联网成功赚到了第一桶金,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深耕于有色铸造、汽车零部件、整车等企业上下游资源对接服务。
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受到了全球的瞩目。中国企业作为这一增长的核心力量,其优势凸显于对本地市场的深刻理解、快速的创新能力以及经济高效的生产力。了解中国企业的技术和创新现状、人才战略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为日资汽车行业的会员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再发展提供宝贵的参考。
请从汽车零部件压铸的角度谈谈中国汽车整体的发展。
汽车零部件铸造业是一条资本密集型产业链,A端上游是压铸相关企业,B端是铸造零部件企业,C端下游是整车制造企业。铸造主要分为黑色金属铸造和有色金属铸造。按使用材料可分为:铸钢、铸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等,按生产方式可分为:永久型铸造、模塑型铸造、消失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连续铸造等2023年,中国汽车铸造件约占总量的28.5%。
我们今天说说高压铸造,2008年,中国几乎没有与压铸相关的公司上市,但到了2024年,已经有40多家与压铸相关的公司成功上市。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带动了铸造业的发展,一家压铸企业的营业额从10年多前1亿人民币,到去年迅速增长到40多亿人民币。随着汽车轻量化,加上资金的不断投入,汽车零部件是整车工业基础,有利推动中国汽车整体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张和迅猛发展。
中国的铸造技术水平如何?在汽车中压铸主要用于哪些零部件?
中国拥有全球顶尖的铸造材料及技术应用领域的科学家,企业也在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以及低碳化的投资。美国、欧洲、日本在铸造技术方面依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企业仍然有很多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
压铸件在传统汽车上的运用主要集中在发动机、变速箱、驱动部件以及底盘等部位。在新能源汽车上铝铸件比重更多,但是单纯零件数量反而少了,新能源更多是车身一体化(车身,底盘,车门都是一体化压铸出来)
中国铸造行业的人才情况是怎么样的?
在人才方面,以工业大学等为核心培养了很多专业人才,但整个行业依旧对专业人才需求颇大。海外高端人才引进也在积极推进,相当数量的海外技术人才活跃在在中国企业。当下企业对于 35 至 45 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需求颇高,未来在人才方面与日本和欧美合作的空间较大。
引进的海外人才是否适应中国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
的确,中国企业与日资企业在经营风格、企业文化以及工作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我相信有不少海外人才感受到其中的差距。不过近些年来,在民营企业中,具备海外留学经历以及在外资企业工作经验的第二代经营者逐渐增多。具有国际视野的第二代们已经逐渐主导经营,他们管理下的企业,对于海外人才来说很有吸引力,打造出了更易于工作的职场环境。
在工资待遇方面,民营企业积极导入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可谓具备了吸引海外人才的魅力。
“中华压铸网”将于5月份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第三届中国国际汽车轻量化铝镁应用大会,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吗?
首届会议于2022年在上海安亭举行,第二届会议于2023年在铸造厂众多的江苏南通举行。今年的第三届会议是“中华压铸网”与安徽省汽车工程学会共同举办,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铸造企业众多的安徽省合肥市举行。预计将有来自众多知名企业的决策者和技术专家出席会议,就铝镁轻量化铸造的发展和未来趋势进行交流。
据悉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研发周期非常短,从研发到上市一般在三年左右。如何实现如此快速的开发周期?
实现短周期的产品研发有众多因素,其中包括:1)大量的研发资金的投入;2)政府支持;3)积极引进海外人才;4)整车厂和零部件制造商共同开发;5)通过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搭建全球研发体系;6)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种种因数叠加在一起,最终结果是产品开发周期缩短,市场投放速度加快。
日本企业的优势在哪里?日本企业在与中国企业合作时有哪些难以突破的点?如何看待中日企业间的合作空间?
在我看来,日本企业的优势在于其悠久的历史。日本汽车产业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日本企业成熟的管理方法、人才培养体系和企业文化一直来受到许多民营企业的尊敬和推崇。日本企业的领先技术也值得我们学习。例如,具有代表性的丰田管理模式深受中国企业家们青睐。中国有一家大型压铸民营企业,在谈到购买日本某压铸机时说,就是因为在日方技术专家培训和指导下,企业技术干部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合作共赢,最终选择该公司质量上乘放心的压铸机。
中国企业和日本企业之间针对信息交流、人才交流和商业交易等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中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十分激烈,日本企业似乎过于注重利润而错失了许多合作机会。我想说日企可以调整心态,在合理的利润范围内就可以开展商务或者技术合作。虽然中日企业在文化、管理和技术方面存在差异,但在技术交流方面,日本擅长的行业领域,双方合作的潜力还是很大。我们相信,中日两国企业可以共同推动产业发展,走向未来。
中智感言
改革开放40年来,当下中国企业与日企的合作模式有了质的变化。从简单的物质贸易、加工贸易,渐渐地升级为当下的专业技术融合、高精尖人才引进、企业文化渗透、管理模式借鉴等软实力上的合作,建立在经营者理念共识、具有可欣赏的企业综合魅力的基础上发展商务合作的时代已经到来。期待更多汽车行业的日企会员们能有所参考。中智日企俱乐部智樱会通过【与中国企业家对话】系列,助推会员企业与中国现地企业之间的交流并期待中日共赢。
免责声明:本文系中智日企俱乐部智樱会转载,平台仅供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我们将及时给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