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状
代工厂接连倒闭 上游供应链断裂
2015年圣诞节当天,锤子手机代工厂深圳中天信电子公司(简称“中天信”)宣布倒闭,尽管有网友爆料锤子已经把之前该代工厂商生产出的T2手机拿到了手,但相信无论是再寻新的代工厂商或是寻求其他解决方法,均将影响锤子T2的产能。
公开资料显示,中天信成立于2009年,公司现有职员工人数2600人,占地面积达30000平方米,固定资产达2亿元,公司股东超强健电子有限公司和中瀚科技有限公司皆为香港注册企业。中天信电子以代工(OEM)为主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前,是深圳最早一批从事电子制造业务的公司之一,客户包含三星、华为、中兴、酷派等国内外知名手机品牌,产品出口到欧、美、南美、中东、新加坡及我国的港、澳、台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量达500万部。主要产品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话机、对讲机与机顶盒等。
同为大牌手机代工商,曾拥有辉煌的生产数额,中天信与之前倒闭的福昌工厂有所类似,福昌曾是华为、中兴的一级供应商。根据公开说法,福昌被华为、中兴快速抛弃的原因是福昌本身技术能力的落后,以及业务模式过于单一。据了解,2014年开始,市场上的手机壳几乎全部换成了金属材质,像福昌一样主要生产手机塑胶外壳的代工厂自然活不下去。
手机品牌压低产品利润的同时,企业发展是需要利润的,供应商也是需要利润的。不断传出国内几家知名手机厂商背后上游供应商倒闭或老板跑路的消息,上游供应链断裂,对处于高压状态下的手机厂商而言,无疑雪上加霜。
2 探因
劳动成本投入巨大 生产效率却不高
事实上,华为、中兴、小米等国产手机品牌崛起曾给国内代工商带来不少红利。
全球最大的独立代工厂非富士康莫属,除此之外还有比亚迪、和硕、英华达以及分布在东莞、深圳等地的大批中小型代工厂。由于供应链和生产成本的限制,苹果、三星、诺基亚等以OEM的形式委托代工厂生产,就连生产能力强大的HTC、华为等也开始将部分产品外包生产。代工厂的高度发达带动了国产手机行业的发展,小米、乐视等互联网手机品牌的崛起以及对成本的严格控制,代工厂们立下了汗马功劳。
另外,一波又一波价格战的掀起,也迫使诸多国产手机品牌拥抱代工浪潮。前两三年,许多一线代工厂通过扩大产能来满足增长的订单需求。2015年10月倒闭的深圳领信光电以生产手机用触摸屏起家,曾是国信通、九洲、酷派等知名企业的供应商,在2011年到2013年智能手机最风光的日子里,领信光电曾进行过两次扩张,到2015年倒闭前,其规模翻了70倍。
廉价劳动力是国外品牌在中国设厂的原因,国内品牌更是长期享受本土优势。但从2014年开始,这种优势大幅减弱,国内人力成本大幅上升。东莞工厂工人薪资在成倍增长,工厂面临大量劳动成本投入。而这方面的成本并不能通过精减人员来减少,新一代的工人受教育程度更高,但生产效率反而不及老一代工人。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指出:“目前,在国内无论是手机品牌还是手机供应商,都是处于多和乱的状况,由于门槛不高,甚至很多不是手机行业的人也纷纷进入,像福昌电子的老板就是此类,觉得这个行业有利可图,所以从外行进入。”市场的泡沫已显而易见。一旦市场骤冷,泡沫破裂,这些厂商都只能面对注定的结局。
3 对策
利润为王 手机代工厂亟待转型升级
福昌电子倒闭后,华为方面回复称,公司已紧急切换其它供应商,会尽快消除对产品交付的影响;曾经是苹果主要供应商的胜华科技,其倒闭并没有影响苹果产品的升级换代;三星手机供应商的巨额亏损,也没有影响三星新品的推出。
这样令人心酸的对比背后,是一个无奈的事实:智能手机所在的电子代工产业历经几十年发展,但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利润微薄,还要完全依赖单一的客户。客户在不断推出新机型、硬件产品在快速更新迭代,而供应商为了应付价格战,根本无法根据产业趋势来调节自身生产链条,自然也就无法追随如此快速的产品升级。
事实上,一家企业想要生存,最重要的是掌握最新核心技术和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商业模式。然而,大部分中小代工厂仍停留在原始的制造阶段,如富士康一样转型成功的代工厂几乎凤毛麟角。前者将面临倒闭或收购的结局,后者则凭借资金和技术等硬实力越发强盛,行业的集中化程度将越来越高。
在此背景下,手机代工行业将迎来艰难转型。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成为厂商需要突破的关键。未来OEM厂商或从以下方面努力:首先,生产线上开启“机器换人”战略,发展机器人,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用人成本,且机器人更能适应恶劣环境的工作。其次,制造业向东南亚等低成本劳动力国家迁移,事实上,富士康等制造工厂已经开始有所行动。最后,提高生产技术,代工领域从手机等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型,如医疗器械产品等。与消费电子代工相比,医疗器械产品代工利润更加可观。医疗器械产品代工利润普遍在23%-25%,而消费电子产品的代工利润仅为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