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企业进行“机器换人”之后,剩余劳动力该怎么办?对此,王胜表示,剩余劳动力可以充实到第三产业中,“这个不用担心。惠州三产的比例,工业占了58%,服务产业只有37%左右,通过机器换人节约出来的大部分劳动力可以转移到服务产业当中,应该说第三产业占比高了,我们会享受到更优质的生活”。
争取三年建成十家新型研发机构
一个人、一把凳子、一张桌子,这是惠州第一家新型研发机构—大亚湾、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初成立的状态。如今,该研发机构已经有固定人员近50人,出了不少科技成果,为惠州20多家石化企业服务,每年为企业节省研发经费3000多万元。
“新型研发机构我们又叫做三无机构,没有固定编制,没有固定运作经费,也没有固定人员,但它是有市场盈利能力的。”王胜介绍,目前惠州已经有3家这样的新型研发机构,并争取用三年时间建到十家左右。
王胜表示,为了鼓励惠州企业及相关部门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政府还出了一个政策,就是近三年投入的科研设备科研仪器或软件开发费用,总经费不超过25%的比例,政府给予补贴,这个补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到2020年R & D占比要超全省水平
“惠州研发投入的占比在广东也就是平均水平,我们要争取用三年时间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使我们的研发投入占比不断提升。”王胜说。
据介绍,R & D (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 D P比重是衡量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一把尺子,最能反映该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王胜介绍,近五年来,惠州不断加大科研投入,R & D投入实现节节高。仅去年一年,惠州R & D投入就达66亿元。而随着经济发展,惠州G D P总量逐渐增加,R & D占G D P比重增加难度越来越大。为了保持该数值继续提高,惠州设定了2017年2.6%、2020年2.9%的目标,5年时间内将超过全省设定的2.8%的水平。
在创客空间建设方面,王胜表示,惠州正在鼓励建设一批众创空间,目前也和国内一些知名的众创空间站联系,打造惠州的众创空间,为惠州有志于创新创业的青年提供一个好的平台。
“我知道有三个创科空间,一个是惠南的创客空间,第二个是惠州溪流科技创新公司,还有一个是惠州学院的狼语搜索引擎创客空间。我们欢迎更多的企业家来惠州建立众创空间。”王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