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招工难和竞争压力陡增,越来越多的温州企业开始用机器人取代人,从事各种生产工作,从而迎来了一个“机器换人”的高潮。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提升,企业也不再满足于引进外来设备,金石、东蒙等一大批企业热情投入到自主研发中。未来“机器人”不再仅仅扮演替代劳动力的角色,将更智能化,而人则通过智能技术为其注入“思想”,进一步改善生产。
“机器”催人奋进
记者手记
近来,记者下企业、进车间,采访“机器换人”那些事。看到一条条先进的流水线,一排排动作整齐的机械手,一台台花巨资引进的生产设备,切实感觉到一股“机器换人”的热潮正在席卷温州制造业。这也给我带来一种“机器”催人奋进的强烈感觉。
记得许多年前,正泰流水线上的机械手一度引起各大媒体竞相关注,它的先进物流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更是引来各界人士参观、考察。如果现在的“机器换人”热潮已算“燎原之势”,那当时正泰的创举算是温州民企中的“星星之火”。
无论是之前正泰、奥康、报喜鸟等一批企业的自觉创新,还是现在有些企业被人工成本倒逼而进行的机器更新 ,我想带来的结果都离不开提升:提升效率、品质、技术和管理。
如果换上智能装备只算是从“温州制造”迈向“温州智造”的第一步,那后面我们要做的事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
有了先进机器,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操作和维修机器的人。目前不少企业都反映熟练操作机器的人难招。如果缺少技术工人操作、维修这些先进的机器,其结果是企业往往会受制于这些先进的机器。机器人的高效运转始终离不开人的配合。同时还要考虑机器换下来的人去哪儿,不少温企的做法是培训再上岗,这对一些不爱学习 、不适应变化的员工是个挑战。有人说,工人不会因为新设备的到来而被淘汰,但会因为不适应或不学习而被淘汰。
有了机器、技术,也吸引了人才,如果企业管理、社会环境不提升,人才就会流失,转型升级就难以真正实现。
从“温州制造”到“温州智造”,一字之差,内涵迥然。“温州制造”之前靠的是廉价劳动力,靠的是低成本,而“温州智造”靠的是自主创新体系,靠的是技术人才,靠的是思想智慧。要改变这一字之差,唯有个人、企业和社会不断奋进、提升,才能适应“智造”,实现“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