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经济学家们的估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可能在4月份已告一段落,这似乎得益于政府推出的一些刺激措施。
4月份官方和汇丰(HSBC)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都有所上升,尽管升幅不大。4月份官方PMI从3月份的50.3升至50.4,汇丰PMI从48升至48.1。
不过这两项PMI上升主要因为新订单指数改善,预示未来前景将好转。这两项指数也显示出,国内需求推动了订单增长。
分析师们怀疑,政府之手在发挥作用。政府最近公布了加快铁路和保障房建设步伐的计划,为中国大型重工业企业提供了大量订单。
瑞银(USB)经济学家汪涛称,最新的PMI数据显示出,国内订单略微改善,粗钢产量也小幅上升,可能受到了政府加快基建投资步伐的帮助。
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调查的20位经济学家的预测中值显示,4月份出口额可能较上年同期下降3.5%。但这反映出去年的数据普遍被虚报的情况,海关部门5月份开始应对虚报数据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4月份的数据将是最后一批同比增幅受到这个问题干扰的数据。
出口业的潜在增长动能可能还比较强劲,因为美国经济表现不错,作为另外一个关键市场的欧洲也终于显示出一些回暖迹象。瑞穗证券(Mizuho Securities)经济学家沈建光和陆彦泓(Michael Luk)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广交会(Canton Fair)上签署的大量订单表明情况正在温和改善。
韩国面对和中国类似的市场。韩国4月份出口表现强劲,较上年同期增长9%,增幅高于3月份的5.1%。中国4月份出口数据将于周四公布。
《华尔街日报》进行的调查显示,由于政府支出推动国内需求升温,再加上出口业的实际表现比预计的要好一些,因此4月份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可能增长8.8%,增幅和3月份一样。(但一些动作较慢的分析师还没有公布对这一关键数据的预期。)
上述调查还显示,今年前四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可能和第一季度17.6%的增幅一致。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数据将于5月13日公布。
4月份人民币进一步下跌,但幅度很小,延续了今年早些时候出乎市场意料的疲软走势。截至5月6日,美元兑人民币报6.226元,3月31日报6.218元。
人民币的跌势还需要再持续一段时间,才能让中国的制造业出现真正的好转。但人民币下跌已招致外国政界人士的批评。他们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为中国出口商提供了不公平的优势。
不过,并不是所有经济学家都认为人民币被低估了。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Arvind Subramanian和凯斯勒(Martin Kessler)上周表示,人民币已基本处于均衡水平,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改变,反映出中国的增长模式已发生了深刻变化。
自季度末常见的流动性紧张局面以来,中国的货币环境已稍有缓解。截至5月6日,基准的7天期回购利率已从3月31日的4.19%降至3.11%。
苏格兰皇家银行(RBS)驻香港的经济学家高路易(Louis Kuijs)称,虽然政府表示要控制信贷规模以降低发生不良贷款危机的风险,但中国央行似乎在暗地里放松货币政策。他表示,国内货币政策立场已发生改变,但这并没有以一种高调的形式进行。
毫无疑问,经济学家还预计中国4月份的信贷增长将较为强劲: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为,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8,380亿元(约合1,350亿美元),这将低于3月份1.05万亿元的新增贷款规模,不过第一季度贷款增幅通常都很大。若与2013年4月份的7,920亿元新增贷款规模相比,上述对今年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预期中值仍显强劲,这或许暗示中国银行业的放贷意愿并没有减弱。
预计4月份的信贷数据将在5月中旬公布,中国央行尚未透露确切公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