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个变化的钢铁时代又来临了,钢铁企业如何应对变化,是选择“猫冬”,还是抓住机遇加快转型走向“春天”?
寻找春天的市场
“钢铁企业要制定正确的市场思路,在正确的时间、地点,用合适的力度介入,寻找到春天的市场,才能把握目标,办成正确的事。”李世俊如是说。
在李世俊看来,钢铁行业不会率先回暖。钢铁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将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企业必须塑造未来的用户,用今天的观点、实践和方案代表明天行业行为的主流”。“企业每天都在寻找降低成本的新点子,但是有没有人在寻找降低客户成本的新点子?替顾客省钱,就是替自己赚钱。企业要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需要下真功夫。”李世俊说,“对于钢铁企业,数量是重要的,规模也是重要的,比数量、规模更重要的是企业的效益。”
发展机会还在内需
“面对钢铁产业升级的考验,企业需要的是这样的能力:别人不挣钱了,我们还能挣钱。因此,企业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提高盈利能力。”李世俊说。
李世俊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钢铁大国、造船大国、汽车大国、机械制造大国,产业的单打独斗不叫“强”,效益也不够数。只有完成产业的垂直式整合,才有强大的中国工业,才能支撑一个强大的中国。河北省粗钢产量比美国和俄罗斯产钢量的总和还多,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时势造英雄。工业化时代的大势,造就了钢铁企业的轧机是印钞机的时代;中国经济大发展的大势、钢铁需求增长的大势,造就了'钢铁的英雄’。但时下,亏损成了钢铁行业的主旋律。”李世俊表示。
“中国是全球最具活力的钢铁市场,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机会主要在内需。”李世俊强调。中国钢铁企业将借助城镇化“换挡提速”。有经济学家指出,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有两大事件:一件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另一件就是中国的城镇化。
发展精品不能过度
目前,中国钢材在品种质量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李世俊说:“精品难干,挣大钱,所以称之为高附加值产品。同样,中国传统的'一窝蜂’,让'精品’过了度,供大于求。原本精品应该挣得多,过了度,精品也不一定挣得到钱。发展规模,不能仅设计能干到的规模,还要设计能挣钱的规模。大家的规模都过了度,都挣不来钱了,我还有能力挣钱。有这个能力,就干;没这个能力,就撤。同样,发展精品,不能仅设计你干出来那种精品,还要设计全局精品过了度怎么办。”
要有“源创新”思维
中国的一些企业力图在科技创新能力上取得竞争优势。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创新几乎等同于高科技,认为生产高科技产品便是创新。现有的评价体系,也通常以一个企业每年获得专利的数量来衡量其创新程度。在李世俊看来,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是基于它的科技,而是基于它能应用科技来创造多大的新价值。而创造新价值的创新行为,我们称之为“商业创新”。只有拥有商业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将其转化为价值。他建议,企业家应把战略思想放在产品上,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供应链效益,提高产品质量,创造产品的差异化,设计产品来迎合细分市场的需求。
“柯达、摩托罗拉、诺基亚的衰落不是因为他们缺少创新,而是他们只有'流创新’思维,缺乏'源创新’思维。苹果公司的成功案例给我们启示是,'源创新’思维模型最适合应用于企业的突破和转型。”李世俊说。
防止资金链断裂
由于利润几乎为零和折旧的减少,以及国家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钢铁企业负债率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企业资金紧张,个别企业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转型需要投资。当前,钢铁企业的第一要务是防止资金链的断裂。
有业内人士在讨论:这一轮“调整产能”要“死人”了,是国企先死,还是民企先死?是大企业先死,还是小企业先死?李世俊认为:“资金链断裂的企业会先死。经济变革的时代,企业正在做转型的'手术’,谁血管里没有血了,那就死定了。对于今天的中国钢铁企业,活着,就要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