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售后服务市场是汽车产业链中最稳定的利润来源,汽车金融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主助推器。在1月9日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汽车后市场论坛”上,平安银行交通金融事业部总裁助理何锦峰围绕中国汽车后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方向、路径选择、金融如何有效助力发表了以下观点:
中国汽车后市场现状特点
第一是网点非常分散,企业主体这端有非常多小私营店,4S店占20%,其他的可能是一些大型连锁快修店,整个的企业平均规模也不大,一般在1000—5000万的销售区间。
第二个特点是缺乏规范性。在著名的微笑曲线的理论来看,国外的盈利分配是一个标准的微笑曲线,研发、零部件这些前端赚得多一点,后端赚得少一点,到了销售、售后服务赚得又多一点。我们国家如果向成熟市场靠拢的话确实空间很大,从发达国家的汽车后市场来看,我们主要看到两大特征。一个就是规模化,在美国、日本、欧洲等等其实都有很多非常大型的后市场投入商,有AUTO ZONE等。再一个特点就是规范化,国外的规范化不光是它的行业标准,另外国家法规也给行业提供了很多发展机遇。在美国他们《反垄断法》专门限制了汽车制造商和零件制造商垄断的体系,其实就是帮助这些独立的体系能够有一个有效的发展。欧盟也是有这样的反垄断的保驾护航的体系。加拿大也是有相应的驾驶员担保计划之类的,实际上很多国家是有这种认证体系的,有了这些体系消费者可以得到更好的服务。
第三,消费者更注重服务体验。除了传统意义上大家希望能够有一个合理的价格,很好的服务质量,更高效的服务效率。其实又产生了一些新的需求,需要后市场服务更加人性化、个性化,更注重服务体验。这跟我们的消费群体的结构变化有非常大的关系。我们经常讲的60后的消费实际上是一种工具消费,把汽车当成工具,70后是一种面子消费,往往为了面子买一个车型。80、90后更加注重个性化、人性化,他们是非常讲究用户体验的一个群体,而且目前用户群体的比重也是逐步地在放大,其中女性群体也逐渐地增多,所以我们未来必须要重视这样一些用户需求的特点,才能做好这个行业。
中国汽车后市场服务多元化、品牌化是主流方向
第一,经营一体化,服务多元化。其实我们也是参照国际上的一些经验以及我们对很多行业,诸多行业接触了之后发现大体上的趋势,我们售后市场可能也会朝着一站式的服务这个方向走。同一个企业里可能就会出现各类后市场服务的综合经营,在同一个店里可能设立多种服务。
其二,品牌化,以往在有大量的路边店,小的零散店面存在的情况下大家往往不会选择品牌,但是目前来看这个趋势正在朝着品牌化的方向迈进,国际品牌也在大举进入。这个时候其实也出现了第三个国际化的趋势,第一点未来让客户有最佳体验的基础,第二点品牌化是能够让我们客户对我们产生信任依托。第三点国际化,包括博世,美国AC、德科等,他们的进入促进我们在开放的过程当中快速地学习更好的经验,快速地成长。
另外,服务在中国后市场占比不会少,目前中国的消费者还是属于专业知识不够,也没有时间,但消费观点还是比较开放的,主要是到店内接受服务,而不是像美国大量的DIY,这个现象在中国后市场当中会是一个主流的趋势方向。
企业如何走向理想中的后市场
产业整合是路径之一。这个产业要发展成一个规模化、综合化方向的时候,不仅同类业务会发生业务的整合,不同的企业之间的同类业务会进行整合,不同业务的企业可能也会进行整合,这样就能够使我们中国的后市场发展走向一个规模经济,同时也走向一个综合化一站式经营的模式。
具体实施方面可能会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企业实体进行法律意义上的并购、整合。另外一种是通过一种平台化的模式来虚拟地进行整合,这两种形态未来都可能会大量发生。
未来到底谁来做这个整合,谁来主导这个整合。其实是有个双重作用在发挥,一个是政府的引导,一个是市场的选择。谁能够符合政策的导向,谁能够跟政府走得近,谁更能主导整合。还有一种市场行为,无非就是并购、搭平台,并购其实无非就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在平台的构建上有两种主要的形态:一是园区,汽车和地产实际上是结合在一起的。另外一种是通过在线整合,相当于互联网企业和汽车企业的合作,这两点实际上都存在很明显的特点,先知先觉地会占领先机,谁动手晚了机会就没有了。互联网也是一样,互联网领域有句口号叫做“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很多领域都是如此。
第二条路是产业的规范。中国的汽车后市场不规范现象比比皆是,规范化对汽车产业的发展是致命的,消费者的信任如果缺失企业是不可能做大的。平安好车起步的时候就是想建立消费者对它的信任,现在商业模式主要是做C2B。消费者网上搜索到门店做监测,监测完以后对车进行客观地评价,之后再放到网上拍卖,拍卖的时候很多经销商会来抢车,二手车的经销商拿这个车卖。之所以前面加一个检测环节就是要规范化,这就是诚信的表现。中国企业如果想做大做强,诚信是必不可少的,这个路径建立的手段需要多重努力,从法律法规到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教育都要做相应地努力。行业自律要先做起来,可以通过行业组织、行业协会自行先做一些标准运营起来,各地的标准可以相互地交流,最后会形成一股浪潮,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行业。当然这两年随着国际资本进入,国内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包括原有的4S店体系本身就很讲究规范化的,很多豪车的车主大部分还是回到4S店做售后服务的,这也证明了消费要想升级,产业要想升级都离不开规范化。
第三个是产业升级。首先是服务手段的升级,管理理念的升级是我们要在以人为本、创新、品牌化包括风险管理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商业模式创新可以说是产业升级的利器,要参与到商业模式的创新当中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否则就只能是成为附庸的身份。
没有金融介入的时候一个行业往往就像只蜗牛一样,能发展,但是会非常缓慢。有了金融的撬动之后它的增长速度会呈若干倍的增长。比如我们做车厂之间的融资,如果没有银行资金的介入,1000万只能干1000万的事,但是跟银行合作了之后,只要拿这1000万做成30%的投入,银行会另外给他70%的投入,搭配进行,这个时候它的经营规模自然翻了好几倍。金融领域渗透率非常低,国内的零售业务表面上好像开展了很多了,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渗透率很低,发达国家70%以上,我们10、20%。具体困境的表现在后市场领域会出现大量的中小企业,甚至小微企业,金融缺乏很有效的手段介入。这些企业可能自身实力也很弱,报表也不真实,银行觉得不划算,就造成了银行以往在汽车后市场的领域介入的程度是非常有限的。
当前出现了很多有利的变化,一个就是信息化。当前信息的透明度已经得到大幅度地提高,操作的成本、效率、安全性也可以通过信息化得到一些改善。第二点是利率的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对银行来说是很有压力的一件事,对于产业来说是件好事,价格可以更灵活更合理,另外金融机构竞争压力加大了以后,自然客户下沉。大家都在做客户下沉的渠道,后市场的很多企业可以从中得到很多益处。第三,金融服务主体多元化,在这个领域里有很多的担保公司、租赁公司、典当铺等,各种类型的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如雨后春笋一样地冒出来,大家的选择就大大增加了,这样其实对行业的发展金融的促进也是一个好事。还有供应链管理的精细化,做制造行业的供应链管理越来越精细化。供应链管理的精细化就使得上下游的关系非常之紧密,形成一个牢固的合作的共同体,银行就可以依靠这个共同体的整体信用做业务。
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类是供应链金融。供应链整体的信用,去看这个交易,而不是看企业本身的实力。依托某一个交易来做一些金融的产品。比如说存货融资、应收融资,这些就是常规的贸易融资的应用,可以大规模用上。
第二,综合金融。客户并不是说纯粹缺钱,还需要保险、投资,汽车后市场也是存在着同样的情况,对于金融的需求也是综合的,必须要综合金融的手段去解决。
第三,基于大数法则的融资基础。平安银行做了很多在于介入每一个客户群体的时候它的整体风险法律的概率计算,违约率基本上明确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基于这个大数法则做相应的赔偿措施。只要这个基金能覆盖整体不良资产的可能性,银行就可以做这个业务,其实这就是一个将保险原理运用到银行当中的技术。
第四,基于可视化经营信息的融资技术。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的时代银行以往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比如零部件供应商,跟厂家之间以及自身都会有一些信息系统,每天的交易量都会反映在信息系统里面。基于这些真实的交易信息就可以知道企业在做什么,有什么变化,动态实时地掌握,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做相应的产品,平安银行实际上也已经做了这个事情了。任何一个行业产品创新最终都来自于客户的需求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