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经过六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步入稳健的发展阶段。伴随着我国汽车整车的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多年来国内部分零部件企业在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远不能满足整车发展要求,加快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已是刻不容缓。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面临着哪些挑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挑战,把握发展机会?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访问了业内资深人士,上海优宁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程贤先生。
程贤认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面对国际市场竞争,中国零部件缺乏足够竞争力。中国品牌零部件企业多数没有掌握完全的产品核心技术,产品市场大多为中、低端,高端很少;在汽车电子电控技术方面,尤其涉及动力系统、油耗、排放、安全等电控零部件方面技术落后,部分领域空白;缺乏上游基础产业的有力支撑,这些都导致了中国品牌零部件缺乏市场竞争力。
其次,面对质量要求提升,企业压力增大。国家对节能、环保、安全法规的越来越严格,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更加苛刻,特别是国家“三包”规定的实施,中国零部件企业面临全面提升质量的巨大压力。
第三,面对技术进步,中国品牌零部件更要加倍努力。面对未来汽车能源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以及节能、环保、安全要求的日益严格,要求零部件企业不仅拥有基本的开发能力,还应拥有超前的技术开发能力。为此,零部件企业的开发能力将受到更大考验。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提升创新开发能力时不我待。
为此,程贤结合自身的成功经验,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汽车零部件产业,具有规模化、专业化、大批量、大投入、回收期较长等特点。一些中国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长远规划有缺失,追求短期效益,是造成中国品牌零部件企业与外资企业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转变发展理念,努力实现企业规模化、专业化、正规化发展,树立长远发展目标,切实加大战略投入,是生产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
其次,相当部分中国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自身的开发方式多采用仿制开发,自主研发较少。掌握核心技术不够,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很难达到整车配套要求,多数企业只能进入低端市场。企业自主创新不足,人才培育不够,缺乏零部件企业高端人才。同时,缺乏与上游产业的合作,尤其是与上游关键原材料、元器件企业的合作不畅,影响了汽车零部件开发能力的提升。加紧形成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是中国品牌零部件企业发展的关键。所以,针对这一情况,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向精细化、专业化、规模化、机电一体化、信息化发展,形成产品研发能力,提高质量与成本的控制能力。实现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是现阶段重点任务。
最后,中国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合作存在一些问题,这是影响中国汽车产业竞争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中国品牌整车企业培养、带动零部件企业共同发展能力有待提升。零部件企业也存在开发能力、质量与成本控制能力不够,加之部分零部件企业追求短期效益,与整车企业长期合作的意识不强等,对双方的合作产生消极影响。这就需要生产企业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推进企业国际化。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要主动地、有战略地、有规划地、有策略地走出去。结合自身实际,发挥优势,着眼国际市场,加快企业国际化步伐。整车、零部件实施协同推进发展战略,实现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