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重点整车、零部件、汽车后市场
我市将大力推进整车企业上规模,提升零部件企业技术水平与配套能力,培育发展汽车后市场。
整车
乘用车重点发展中高档轿车;商用车重点发展中高档客车、商务旅行车、载货车和高附加值专用车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
关键零部件
大力发展国家和省鼓励类产品,积极开发生产高效柴油发动机及其后处理系统,高效汽油发动机、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控制和动力系统及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促进已形成一定产销规模的塑料燃油箱总成、散热器、发动机及配件、车用空调、前后桥、轮毂等特色优势零部件产品提质升级,进一步做优品质、做强品牌、做大总量。
汽车后市场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分有合、资源共享”的原则,全市集中规划建设一个以汽车研发、检验测试、信息服务、专业会展、汽车金融、汽车文化、汽车商务为重点的综合配套功能区,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产业布局完善提升“三园一带”
按照《意见》,我市将结合城市发展规划,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完善提升“三园一带”格局,促进产城互动。
三大整车制造园区
以上海大众仪征公司、潍柴亚星汽车、江淮轻型汽车等整车制造企业为核心,建成三大整车制造园区,力促重大项目投产达效。到2015年,仪征、邗江、江都三大园区整车产能分别达到50万辆、10万辆、30万辆,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450亿元、100亿元、300亿元。仪征汽车工业园重点发展上海大众轿车及其配套零部件;邗江汽车产业园重点发展潍柴亚星以节能与新能源客车为主的中高档客车、特种车;江都汽车产业园重点发展皮卡及SUV、多功能商务车、新能源汽车和高附加值零部件。
沿江汽车产业带
加大产品研发和技改投入力度,推动集聚在沿江的中集通华专用车、潍柴动力扬柴公司、亚普汽车部件、仪征双环活塞环等一批基础较好、实力较强、品牌知名度较高的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同时,进一步加快沿河地区汽车产业集中区规划建设,推动高邮、宝应汽车零部件特色乡镇和园区进一步形成专业化集聚,增强配套能力,提升配套水平。
重点实施“四大行动”促加快发展
具体而言,我市将重点实施“四大行动”。
规模倍增行动
三大园区上台阶。突出做大整车龙头,着力延伸产业链条,优化基础零部件配套,形成优势更加明显的产业集群。
龙头企业上规模。推进上海大众仪征公司30万整车项目达产达效,潍柴亚星汽车2万辆新能源汽车、江淮轻型汽车10万辆皮卡和SUV项目早日投产达产,成为国内同类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零部件配套上水平。积极引导零部件企业以产业链为纽带,以园区为载体,实现集聚、集群发展。支持零部件关联企业组建集成供货的战略协同,形成模块化、层次化的供应体系结构。
招商突破行动
围绕整车规模做大开展扩容招商。全力推动上海大众仪征公司二期30万辆整车项目尽快签约启动实施。围绕三大园区建设开展配套招商。围绕汽车后市场开展延伸招商。主攻汽车研发、检验测试、教育培训、创业投资、现代物流、汽车金融、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等汽车后市场项目,拓展汽车产业链,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创新引领行动
加快平台建设。推进大中型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支持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建立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合作。
实施示范运用。争取列入全省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城市。加强自主品牌打造,重塑“亚星”品牌,做响“九龙”等整车自主品牌,做强亚普、扬子江、双环、罗思韦尔、杰信等零部件品牌,推动更多品牌向高层次跃升,不断壮大汽车产业品牌经济份额。
政策激励行动
市级层面有关产业发展的奖励扶持政策向汽车产业倾斜。设立市级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做大规模。
【专家分析】
打造汽车制造名城
“我们期待,通过这些措施加快汽车产业做大规模、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努力将扬州打造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汽车制造名城。”昨天,市经信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建议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汽车产业要量质并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江淮汽车集团副总裁戴茂方认为,中国的汽车行业目前正处于积极上升的态势,凭借着坚实的汽车工业基础,扬州是一片适合大力发展汽车产业的沃土。“在扬州发展汽车行业,我们有十足的信心。”
【更多亮点】
鼓励汽车企业自主研发
《意见》中,对鼓励汽车企业自主研发有众多有益政策。比如,鼓励重大新产品研发:每年评审确定20项左右属于本意见“发展重点”中明确的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以及其他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促进地方同类产品升级效果明显、得到知名整车企业认可的零部件,在项目研发成功后,按照实际研发经费投入、已形成产品销售及预期产出,一次性给予30万-50万元奖励。
【行业目标】
到2015年末,全市汽车产业力争实现规上工业销售收入超过1100亿元,实现3年翻番,年均增长2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达到10%左右,比2012年提高2个百分点;形成10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
销售收入过100亿元、80亿元、50亿元、10亿元企业分别达1家、2家、5家、2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