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国家发改委制定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公布。
深圳正式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
《纲要》对珠三角的战略定位之一就是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和深化改革先行区。
“赋予珠三角发展更大的自主权,支持率先探索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全国科学发展提供示范。”
《纲要》对珠三角的这项战略定位和广东省不谋而合。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广东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与路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要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在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先行一步,争当体制创新的先锋。”
“民主法治建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应该统筹进行。深圳已经提出了未来五年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总体思路。”深圳大学教授马敬仁对本报表示。
“如今深圳成为国家‘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有了‘先行先试’权力,这有利于深圳突破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深化改革。”马敬仁表示。
深圳市社科院研究员杨立勋教授说,28年来,深圳在经济领域中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奇迹,但是在其他领域的改革却相对比较滞后。“28年来的改革,经济改革基本上到位了,但是深入改革必须靠行政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才能推得动。”
此前,国内大部制和一些地方政府推动的行政三分改革只是构建符合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服务型政府的一种手段,而按照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应保障政府决策的公共性,这就需要加强培育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来推动政府公共管理的多元化,最终建立起一个多方参与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起多元化的公共治理结构。
“深圳近年来改革的力度、步伐不如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杨立勋表示,获得“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称号,改革阻力会小一点。
粤港澳合作
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
深圳是粤港澳合作的桥头堡。在《纲要》规划下,粤港澳紧密合作成为可能。
在《纲要》里,国家赋予珠三角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的“走出去”的任务——“与港澳共同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确保‘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
“《纲要》把粤港澳合作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使得粤港澳紧密合作有了制度保证。”郭万达分析,有了国家层面的整体统筹,粤港澳一体化建设能够比较容易打通障碍,让要素自由流通,促进各行各业达到优势互补,深度融合。成为带动全国发展更为强大的引擎。
金融危机,粤港澳三地唇亡齿寒,彼此感受到紧密合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郭万达分析,金融风暴后,中国尤其需要加强珠三角这个发展引擎,发挥对东盟乃至全球的作用。同时珠三角在产业转型升级中,也需要把制造业与服务业结合。
因此,打造珠三角都会区对珠三角、香港乃至中国都很有必要,政府必须抓住未来20年的黄金期。
“我已经注意到了,《纲要》规划珠三角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郭分析,《纲要》是把港珠澳作为一个区域经济整体来进行规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