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民矛头直指管理费过高 基金公司“生命线”骤遇压力
遭遇惨重损失的基民们正将怨气撒向基金公司,新的目标则是基金公司的管理费。近期许多基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市场低迷时基金公司应该和基民共担风险,降低基金管理费的提取比例,而这种呼声也得到了不少专家的认同。由于在当前运营模式下管理费几乎是基金公司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降低管理费的提议无疑触及了基金公司的“生命线”,基金行业正遭受一场新的危机。
“旱涝保收”遭炮轰
基金行业的盈利模式很独特,基金公司的收益绝大部分来自于对旗下基金提取管理费用。广义上的管理费包括基民申购和赎回费、基金管理费、托管费以及运作费等,其中构成基金公司收益的是基金管理费和部分申赎费用等。由于这种收益方式与基金业绩关系并不密切,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旱涝保收”的盈利模式。
这种与业绩脱钩的盈利模式一直为市场所诟病,而经历了今年上半年的暴跌后,深套的基民们开始集中向这种模式开火,媒体上,网络上质疑声四起。在上海某营业部,基民陈先生对这个问题反应异常激烈:“基金公司在挽留我们这些客户的时候,总是强调看好长期投资,要坚持,可是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和我们同甘共苦呢?我们亏得这么惨,适当地降低一些管理费远远比那些空洞的话能安慰我们,更何况基金运作这么差,凭什么还收这么高的管理费?”
基民的呼声也得到了专家的响应。《基金法》起草小组原组长王连洲就明确表示,在目前股市低迷,基金投资者出现大幅亏损的情况,仍然按照牛市的费率收费,这不合理,适当降低管理费势在必行。他指出,起草基金法时就为基金公司降低管理费留下了空间,基金公司和基民之间属于信托关系,管理费的高低可以由双方来约定。
事实上,已有基金开始尝试停收管理费。博时价值增长基金此前宣布,由于单位净值低于其价值增长线,根据基金成立合约规定,暂停收该基金的管理费。不过,博时价值增长停收管理费在基金业仍属个案,据记者了解,除少数基金外,大部分基金并没有在基金合同中设置停收或减收管理费的条款,这也就意味着,从法律角度而言,只要基金公司不主动提出降低或者停收管理费,这种“旱涝保收”的模式仍然可以持续下去。
“因噎废食”不可取
对于基民的呼声,基金公司也很尴尬。某基金公司高管向记者表示,目前基金公司收取管理费的模式是国际通行做法,而费率标准则取决于管理层的安排。他指出,管理费收取是基金公司正常运行的基础,如果没有足够的收入维持运营,基民的利益将无法得到保障。“他们(基民)要看到,不是所有的基金公司都富裕,那些中小基金公司还需要这些管理费来维持运营,如果降低管理费,会触及基金的生存条件,最后得不偿失的还是他们自己。”该高管表示。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李薇则认为,收取管理费是维持基金公司正常运营的一个必要手段,只有收取管理费后,基金公司的运作才会在阳光下进行,否则,没有了经济来源的基金公司为了维持生存,势必会寻找非阳光化的盈利方式,而这必然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如果希望这个行业能够正常发展,就不能过于苛求,否则就会导致行业内没有人愿意从事生产,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基民们如果对基金不满意,可以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或者调整投资配置的方式来达到目的。”李薇说。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任由基金自行调整费率很容易出现恶性竞争,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但是有关方面可以考虑通过统一部署的方式灵活调控基金管理费的收取标准,这样一方面可以消除基金业的信任危机,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这种调整变得有序。
基金管理费半年缩水52亿 小公司生存潦倒
2007年火爆的行情曾为基金公司带来丰厚的管理费用。但那是牛市,投资者普遍赚钱,谁也不在乎管理费是多少。如今,基金净值大面积缩水,赔了钱的基民最在乎两件事:为什么亏钱管理费却照收?净值都跌到5毛钱以下了,会不会某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持有的基金已被迫清盘了?
小型基金生存日益潦倒
网民关于基金公司收取高额管理费的声讨一浪高过一浪。“印花税都下调了,基金管理费也应该降!”“管理费应该与收益挂钩,负收益零费用,这样基金公司和基民的利益就挂在一起了”。某财经网前不久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七成的基民认为基金管理费的收取应该以能否跑赢大盘作为标准。
其实,基金公司也很无奈。在上半年A股大跌近48%的背景下,基金公司已很难再赚取丰厚的管理费了,因为管理费的收取是与基金规模挂钩的。昨天,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对402只基金的统计显示,截至6月30日,基金行业资产规模半年来已萎缩了1.2万亿元,意味着基金管理费收入将减少约52.88亿元。对于主要收入来自管理费的基金公司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一些资产规模迅速缩减的小型基金公司,今后的日子将难上加难。
离清盘底线还很遥远
其实,困扰基金公司的问题远不止管理费一项。随着“5折”、“6折”基金的出现,基金公司们近期又开始忙于解释清盘传闻。“经常会有投资者打电话,问净值跌了这么多,会不会清盘,”某小型基金公司相关人士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基金的资产规模虽然很小,但离清盘的底线还很遥远。”
根据2004年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44条规定,开放式基金如果连续60天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天持有人数量达不到100人,才能被清盘。业内人士分析表示,公募基金要真正清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连续60天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目前,只有盛利配置、金鹰中小盘精选等4只基金资产规模在2亿元以内,但距离清盘底线还有一定距离;其次,基金持有人数量低于100人的可能性也比较小,毕竟在全民炒基的情况下,基金持有人的数量还是比较可观的。因此,公募基金虽然理论上有清盘的可能性,但实际上很难有基金会被迫清盘。晨报记者 王洁
曹中铭:基金管理费 应与基民利益挂钩
从去年市场上的“宠儿”到如今的“弃儿”,基金也正经历着血与火的洗礼。
百亿规模与一日售罄在去年曾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如今已被门可罗雀与“袖珍型”基金所代替,正所谓“不是我不明白,是这市场变化太快”。事实上,斗转星移之间,基金亦从此前的理财专家变身成了亏损明星。
今年一季度,基金亏损了6500亿元,亏损幅度超过20%,堪称巨亏。而来自宏源证券的数据显示,截止6月27日,剔除今年新成立的基金,指数型基金跌幅达42.92%,股票型基金跌幅为35.83%,偏股型基金下跌了34.68%,表现最好的是货币市场基金,上涨了1.49%,其次是债券型基金,下跌了1.32%,而所有基金的净值下跌幅度在33%左右。这无疑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也意味着基民的财富出现较大幅度的缩水。
基金向来以擅长理财著称,从最初开始的 “抱团取暖”、“扎堆效应”,到前两年的高举高打,应该说基金还是为基民创造了财富的。尽管期间市场行情变幻无常,基金也有跌破面值的时候,但仍然有许多投资者对基金报以信任的态度。然而,股指上摸历史高点之后的表现,也导致基金在市场上以“裸奔”的姿态出现。
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在去年的“拼命骑马”,无疑吹大了股价泡沫,也放大了市场的风险。估值过高后的价值回归过程必然是惨痛的,也须付出代价,除了普通投资者之外,也包括基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当初基金搬起的“石头”也砸了自己的“脚”。另一方面,基金在股指处于高位时建仓,而在低位时的疯狂砸盘,也为其扩大亏损埋下了伏笔。
不错,出现巨亏有市场等内外因素的影响,但股指的深幅调整,基金同样扮演了幕后推手的角色。基金代人理财的定位,决定了其无论是追高也好,还是杀跌也好,亏损的都是基民的血汗钱,自身不会有多大的损失,因为基金拥有旱涝保收这一“尚方宝剑”。尽管3年之后博时价值增长再次因跌破价值增长线宣布停收管理费,但这仅仅只具有个性的特征,而不具备普遍性的特质。
从代人理财到蚀人钱财,从理财专家到亏损明星,基金的角色转换其实正是市场这几年来的缩影。但是,如果基金不从自身查找原因,市场如果不从基金的发展机制上查找原因,显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基金从理财专家变身为亏损明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类似事件被一再“复制”。当基金经理敢于拿持有人的资金或追涨或砸盘时,到底是什么让其变得如此的肆无忌惮?当基民遭受着惨重损失时,基金又凭什么不付出任何代价而管理费却照提不误?
旱涝保收不应该成为基金的特权,至少也应该受到相关的约束。实际上,市场对于基金管理费问题早有诟病,要求改革的呼声也是不绝于耳。而笔者亦认为,应该彻底打破目前基金旱涝保收的现状,必须杜绝“一刀切”式的管理费提取方式,以增强基金的进取心与责任感,使其更好地为基金持有人服务。
具体建议为:基金的管理费提取除了设置上限之外,还必须与是否给基民创造财富挂上钩。如果基金净值增长一定比例,按对应的设定比例提取管理费;如果基金净值出现下降,则下调提取比例;如果连面值也保不住,则只能按最低的标准提取管理费。如此,不仅是基民之幸,市场之幸,亦是整个基金行业之幸也!
数据显示:港基金管理业务增长56.5%创纪录
香港证监会昨天对外发表了一份香港年度基金管理活动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香港的基金管理业务合并资产在2007年上升至96310亿元,与前一年比较增长了56.5%,创下此前的增长纪录,与2005年相比,上涨幅度更是高达112.8%。
调查结果显示:向来占基金管理业务合并资产最大部分的资产管理业务,继2006年获得27.5%的增长后,去年进一步增长了57.5%,资产总额达65110亿元。在65110亿元的资产管理业务中,有62.5%(即40720亿元)的资产是在香港管理,创下新高。此外,在香港管理的资产中有82.1%(即33450亿元)投资于亚太区,印证了香港是管理内地及亚洲其他市场的投资资金的枢纽。
报告还称,就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以外的基金管理业务(非房地产基金管理业务)而言,有68.4%(即65470亿元)的资产来自海外投资者,这再次确立香港作为区内基金管理业枢纽的地位。
调查指出,金融市场表现强劲、资金流入的来源增多及愈见多元化的投资产品选择,都是支持基金管理业发展的因素。
证监会副行政总裁及政策、中国事务及投资产品部执行董事张灼华表示:“香港的基金管理业去年取得长足发展,反映业界参与者努力加强本身的专业知识和提供更全面的资产管理服务,以及香港证监会在促进这行业的发展方面不遗余力。”同时,香港证监会还在报告中承诺会致力将香港发展成为内地资产管理公司落实QDII计划的 “首选平台”。
信息来自: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