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船舶运力和建造能力过剩,造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严峻形势下,《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船舶工业要成为世界造船强国。船舶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2000亿元,船舶配套业销售收入达到3000亿元,并形成50个以上满足最新国际规范要求、引领国际市场需求的知名品牌产品,前10家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东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是2006年颁布的《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实施的具体展现,在总体要求和方向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在主要任务及手段、措施等方面都更加突出了全面做强的迫切要求。
规划在新形势下更具针对性
2011年,船舶工业在经历了2010年的辉煌后急转直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船舶运力和建造能力过剩,造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而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人民币汇率、原材料和设备价格波动加大更是给逆境中的船企雪上加霜。在此背景下,《规划》的出台无疑为行驶在迷雾中的中国船舶工业指明了航向。
李东指出,《规划》的制定是解决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他表示,制定出台《规划》,明确新时期船舶工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不仅是抢抓历史新机遇,抢占竞争制高点,从而实现造船强国宏伟目标的现实需要,更是推进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确保产业实现平稳可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
李东强调,《规划》对船舶工业各领域发展做出了分类指导。根据不同业务领域发展阶段的差异和市场形势的变化,提出不同的指导方针。对于船舶制造业务,要在做大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强做优;对于船舶配套业务,要加快发展步伐,加大发展力度,改变其发展滞后于造船业的局面;对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这一新兴业务领域,则要充分运用船舶工业在装备制造方面的优势和条件,加快壮大产业规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李东还表示,为了使“十二五”规划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编制过程中,专家们在主要任务上分门别类地列出了技术改造的重点方向、重点领域产业布局、造修船业重点产品及技术、船舶配套业重点产品及技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重点产品及技术等。
四大目标促产业转型升级
根据《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15年,我国船舶工业产业体系将更为完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创新能力和产业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国际造船市场份额稳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造船强国。
李东说,《规划》重点提出了四方面具体目标,即科技综合实力跃居世界前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率效益显著提升、配套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
《规划》指出:在科技实力方面,主流船型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形成50个以上满足最新国际规范要求、引领国际市场需求的知名品牌产品。具备主要高新技术船舶和深水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能力,全面突破高技术船舶的关键技术,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能力进入世界前列。基础共性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技术储备明显增强。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2%。
在产业结构方面,环渤海湾、长三角和珠三角造船基地成为世界级造船基地,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前10家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进入世界造船前十强企业达到5家以上。培育5~6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工装备总承包商和一批专业化分包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国际市场份额超过20%。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修船企业。2015年船舶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2000亿元,出口总额超过800亿美元。
在效率效益方面,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一五”末提高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5%。船舶工业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数字化造船能力明显提高。骨干企业造船效率达到15工时/修正总吨,典型船舶建造周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骨干企业平均钢材一次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0%等。
在配套能力方面,船舶配套业销售收入达到3000亿元,船舶动力和甲板机械领域形成5-10家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综合集成供应商。主要船用设备制造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平均装船率达到8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品牌船用设备装船率达到30%以上。在船舶自动化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的配套率达到30%以上。
李东说,“未来5-10年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又一个关键时期,产业将进入由大到强的新的发展阶段。希望各地方船舶行业管理部门、船舶企业紧紧抓住调结构转方式这条主线,充分利用市场调整期所产生的倒逼机制,大力推进产业升级,促使我国船舶工业的比较优势加速转变为综合竞争优势,加快实现造船强国目标。”
政策合力为规划保驾护航
为保证上述目标如期实现,《规划》提出五大政策措施为船舶工业保驾护航。包括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交流与合作以及强化行业管理。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针对目前船舶企业融资难问题,《规划》提出,加强船舶产业政策与国家有关财税、金融政策的衔接力度,充分利用出口退税、重大技术装备支持政策、技术改造支持政策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船舶产业中建立首台(套)设备保险机制,发挥保险在船舶产业中的风险保障作用。
李东表示,国务院各相关部门将充分运用行业管理各类手段,注重与财税、金融、投资等政策的衔接,明确发展方向,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政策合力引导和支持行业健康发展。
航向明确 四目标引领船舶业驶向强国彼岸
2012-05-05 10:49 浏览: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