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五金工具市场风起云涌 探索长城精工成功之路
2013-03-26 14:12  浏览:2833
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谁能把握好营销,谁就能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自由自在遨游。据了解,中国五金行业由于缺乏营销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还处在初级阶段,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着巨大差异和距离。然而,在宁波的五金行业中,有一家具备成熟营销理念的公司,那就是有着25年辉煌历程、以专业生产工量具为主的企业——长城精工,它的营销发展之路为中国工量具行业树立了榜样。 初期:“以点带面”营销策略打响第一战 长城精工是中国五金工具行业几乎无人不晓的企业。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国门刚刚向世界打开。长期的计划经济和封闭使国内五金行业的20多家企业依然延续之前落后的经营模式,对于品牌、商标没有概念,更不注重产品和企业的包装与宣传。1984年,在长城精工办厂初期,就将自已的产品申请了“长城牌”商标,其寓意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历经几千年的风雨,巍然屹立在东方。从起步初期,长城精工就制定了品牌发展的具体战略,并且在其后的发展中一直坚持贯彻执行,稳扎稳打,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五金工具行业的品牌标杆。 八十年代时期,当时全国有20多家卷尺厂,其中最大的是上海卷尺厂,几乎垄断了全国的钢卷尺市场。而长城精工尽管有国内领先的产品质量和性能,齐全的品种规格。由于企业和产品知名度不高,“长城牌”钢卷尺在市场上还是很少有人问津,销售受到了严重阻力。 长城精工当时具备着千万元的生产能力,仓库中“长城牌”钢卷尺的存量达300多万元,然而,在安阳召开的一次全国五金商品展销会上,仅订出12万元的订单,这对于长城精工来说,无疑是一个很沉重的打击。当时长城精工的掌门人朱文江说:“别急,要沉着应对,冷静思考,寻找新的突破口。” 从安阳回来后,朱文江学习了《市场学》,看到了“取脂定价法”这一理论,就像从鲜奶中提取奶酪一样,认为自己公司的产品款式新、质量好、功能全、制作成本高,难道这不就是奶酪吗?在分析了当时的市场形势之后,朱文江认为,要想打开市场,必须以上海作为突破口,然后辐射至全国,因此确立了“主攻上海,辐射全国”的“以点带面”式市场营销策略。 之后,长城精工的业务员走遍了上海各个五金店,挨家挨户进行“扫店”式的介绍和推销产品。由于长城精工产品质量优、精度高、外观美,因此,消费者逐渐接受了这些产品。与此同时,长城精工还把广告宣传辐射到电视台、路牌广告、公交车车身、车站等,并赞助“长城杯”围棋赛等。通过多管齐下,市场逐渐被打开,在上海市有许多五金店都有了长城精工的产品。长城精工针对当时的五金店内摆设落后问题,率先采用了有机玻璃柜展,从而令消费者耳目一新,令同行们刮目相看。 由于长城精工重视钢卷尺质量,开发的新产品填补了当时国内市场的空白。上海一家五金店出柜试销“长城牌”钢卷尺,当天就脱销了200支。第二天,一位顾客一次性买去500支。紧接着是其他的店纷纷脱销。在那一段时间,“长城牌”钢卷尺出现了空前的销售盛况。1987年2月,上海《文汇报》以“卷尺大王,何以败给无名小卒”为题,对长城精工的掌门人朱文江和他所带领的长城精工企业作了大篇幅的报导分析。 一时之间,在电视台的屏幕上、《文汇报》、《解放日报》等27种报纸的版面上,长城产品相继向全国人民亮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场以上海为主攻,震动全国、占领全国的市场之战拉开了帷幕。 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后,朱文江没有丝豪的懈怠,一鼓足气,带着供销员北上京津、南下广州、跑遍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从推销、代销,发展到经销、联销、直至建立28个销售分公司和特约经销的销售网络。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到处都有长城卷尺产品的影踪,长城卷尺从此在祖国的大地上大放异彩。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