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花旗银行:捕捉经济周期起伏的机会
2008-08-04 08:50  浏览:507

当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在为低潮的经济周期来临而做过冬准备时,花旗银行却正准备抓住机会。

       8月1日,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黄晓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周期调整也孕育着机会。从去年3季度开始,花旗银行就开始了对各项业务的调整,以应对整个宏观环境的变化。”

       不仅如此,花旗银行似乎也在为将来经济环境的新变化、新形势而未雨绸缪“美国政府为了应对经济下滑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我不敢说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见底了,但是显然美国经济出现回升的可能性在加大;而中国方面,由于人民币升值累计已经20%以上,接下来进一步升值空间在减少,这些宏观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都孕育了市场机会。”黄晓光表示。

       起伏经济周期的机会

       在谈到花旗的股票在华尔街跌掉40%时,黄晓光显得相当坦然。“这不是一家银行的问题,是整个华尔街的问题。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花旗的业绩要比想象的好。”

       据悉,华尔街对花旗集团的亏损预期大约在36.7亿美元左右,而花旗集团的二季度业绩公布显示,亏损大约在25亿美元,大大低于预期。

       不过,亏损25亿美元的数字是在将其持有的债权抵押证券(CDO)投资组合的估值定为0.53美元的基础上得出的,实际上美林证券在出售同类资产时仅仅按照0.22美元左右。“当然不排除,花旗的这一资产组合与美林的资产有细微差别,‘两房’危机中花旗集团的具体损失也不在少数。在公布的报表里,花旗集团已经做了200亿美元的减值准备。”一位海外投行人士表示。

       面对成熟市场的环境变化,花旗加大了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投入。“从战略上来讲,我们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不会因为大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但是从业务层面,我们早就开始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黄晓光表示。

       这些措施包括,着重扶持那些内需型优质企业;主动调整资产组合;着力为客户解决因利率汇率上升而带来的问题;调整客户数量,深挖单个客户需求,强调单个客户产量等。

       随着中国内地宏观调控的深入,中国企业的利润,特别是出口型企业的利润出现了一定的下滑,但是内需型企业却仍然保持着高增长的势头。花旗着力抓住这些内需型企业的财务需求,并对客户需求进行深挖,特别是针对原材料、油价上涨等导致的企业成本上升,花旗则推出了一系列对冲风险利率、汇率型结构性和大宗商品保值产品,以应对这些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

       “中国的宏观调控今年实际上已经是第五年,今年的力度也是最大的。现在出口面临着一定的下滑,国内的通胀问题也比较严重,内部一些重大投资可能都会压后。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出口、投资可能都会受到抑制,但中国有广阔的内需市场,内需型企业仍然具有竞争优势,所以花旗会着力扶持这部分企业。”黄晓光表示。

       深挖单个客户

       根据花旗提供的数据,2007年,花旗(中国)营运收入达到22亿元,增长了99%,与2006年相比,总贷款量增长30%,而总存款量增长70%,总资本充足率为11.34%,贷存比远低于监管要求的75%。

       这主要来源于花旗银行对单个客户的深挖。据悉宏观调控以来,银监会对于每家银行的季度贷款规模的限制基本没有影响到花旗银行的正常贷款需求,这大大得益于花旗银行长期以来的对客户深挖的盈利模式。

       对此,黄晓光表示,“我们不方便透露花旗银行的贷款和其他附加值、中间业务的比例,但是贷款是大大小于后者。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单位的产量,单个客户的产值,现在不是一个快速扩张期,是谨慎发展期,强调单个客户的产出。这样既能控制风险又有好的收益。”

       目前,花旗已经把客户目标锁定在有竞争力的、产品附加值高、管理层好、国内业务需求大、对风险管理业务要求高的企业,因为这种企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大,也更为复杂,特别是亲睐于计划用兼并、并购方式走向国际市场的企业。美元贬值的大背景,成就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走向国际的最好时机,同时花旗银行的全球网络以及投行业务的实力都为这些企业客户提供了良好的业务平台。

       一份来自国外投行的报告显示,花旗集团的投行业务的增长,已经大大弥补了其债券抵押证券业务的损失,而来自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来自中国市场的贡献比较突出。

       在中国,花旗则把目光锁定在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客户上。“大家都说现在中小企业融资有困难,我觉得如果有困难就有机会”,黄晓光总结了花旗做中小企业业务的心得:“做中小企业的业务时,要选好客户,了解他们的需要,结合银行自身强项。我们根据自身特点,也定义了属于我们的中小企业客户,可能会有别于其他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定义,但是却符合花旗对自身的定位。”

       而针对房地产贷款这一各家银行必争之地,花旗银行却相当谨慎。在90年代初,花旗集团由于海外的房地产业务而差点遭受灭顶之灾,使之对这块业务一直十分保守。不过,黄晓光个人却对房地产业务并不悲观,“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房地产在中国长期应是向好的,但是由于前期涨幅过大,目前的宏观调控是正常的。”

       近两年,花旗开始进军房地产业务,但仍然保守。开发贷款做的相当少,而在着力发展个贷方面、特别是和房地产有关的结构化产品。对此,黄晓光也坦陈,“外资行在资源、对内地的法律熟悉程度等方面显然比不过中资行,所以我们对开发贷款一直很谨慎。”

       根据经济周期进行业务调整,突出自己的优势,而对自己不具优势的业务持保守态度,并挖掘经济周期调整中的机会,成为花旗应对整个经济大环境的策略。

       不仅如此,花旗也已经做好了应对未来的准备。美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来应对经济周期的衰退,今年2季度,美国经济增长接近2%的水平,这个增长率有三分之二来原美国的贸易增长,“这说明美元贬值对美国经济的刺激作用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当然我并不完全判断美国经济已经见底,但是回升的概率在增加。与此相对应的是,人民币升值已经累积高达20%以上,当人民币迅速升值的趋势一旦发生改变,那么国内的经济环境也会随之改变,我们也做好了应对这一趋势的准备。”黄晓光表示。

   
 

发表评论
0评